□ 吕 斌
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。职业学校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工匠精神、怎样培养工匠精神这一问题,找准着力点,点面结合,落细、落小、落实,有的放矢,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追求有质量的教育效果。
培育职业理想。职业理想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灵魂。新时期的职业理想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,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,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,立足本职、胸怀全局,自觉把人生理想、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,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,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。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,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、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,立志做中国工匠,做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的劳动者,努力成为又红又专、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,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培育爱业情怀。爱业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动力。对职业的热爱能燃起人们巨大的工作热情,激发人们奋进的强大动力。许多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中考或高考后的无奈选择,对接受职业教育不情愿,对所学专业不认同,对培养工匠精神不自觉。既然选择了,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职业院校要持续加强学生诚信人格教育,自觉践行诺言。同时,要着力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教育,了解所学专业,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,从热爱专业入手培育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的情感。
培育敬业精神。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前提。孔子强调“执事敬”,要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职业。对职业的敬畏之心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。职业是一个人生命出彩的主阵地,是工匠精神的生成平台。职业院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意识,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泉,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生命运动过程,职业活动也不例外;让学生自觉敬畏生命、敬畏职业,坚持做人与做事相统一,彰显做人的价值和尊严;要贴近社会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学生,始终基于生命自觉,基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个性,开展职业理想教育,加强人生生涯规划指导,培养职业意识,培育职业能力,生成工匠精神。
培育勤业态度。勤业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路径。勤业就是要忠于职守,敢于负责,勇于担当,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。勤的基本含义是做事主动、自觉、尽力,不偷懒,反映着人们的觉悟高低。缺乏一个“勤”字,会使一个人能做的事却不去做,能干得好的却趋于平常甚至平庸,不应当做的事情却做了。实际上,很多工作不是学生干不了、干不好,而是不愿干、不往好干。职业院校应立足学生实际,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、从小处着手,从长远着眼、从现在做起,从当好一天值日生、学好一个细微的技术、掌握一个细小的礼仪做起,培养担当意识、责任观念。
培育精业素养。精业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精髓。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、至善至美,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不断追求卓越,把工作做到极致,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并展示自己的自由个性,收获乐趣、实现价值。职业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勤于学习,不断提高素养,能干事、干成事;树立传承意识,乐于继承,不断挖掘前辈的精湛技艺;树立创新意识,敢于创造,不断超越前辈、超越自我,永不满足、探新求异;树立问题意识,勇于攻坚,不断克服困难,在解决问题中增长才干;树立开放意识,善于借鉴,不断加快个人成长,帮助他人进步;树立反思意识,臻于反省,不断发扬成绩,改进不足,提升境界;树立卓越意识,严于细节,不断追求完美,一丝不苟,精雕细刻;树立诚信意识,忠于质量,奉行产品就是表征、事实就是评价,不忽悠、不吹嘘。
培育劳动观点。劳动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载体。工匠精神形成于劳动过程之中,作用于劳动过程之中,离开了劳动,工匠精神也将不复存在。职业院校要让学生认识到实现梦想必须依靠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。在教育教学中,从荣辱观、成长观、人才观、就业观等维度入手,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。
培育执着品质。执着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品质。工匠精神是一种持久稳定的道德品质,体现在职业生涯始终,它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,需要为一项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。职业院校要着力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,坚定成才成功信念;培养持久的热情,现在克服“空心病”以饱满的热情专心学习,将来克服“职业倦怠”以主人翁态度专注事业;培养坚强的意志,坚忍不拔、锲而不舍,不忘初心、有始有终,始终保持昂扬向上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永不停止追求卓越的脚步。
培育合作意识。合作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。“敬业乐群”,21世纪的成功者是善于合作的人,这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可、被许多成功人士所证明。职业行为既是个体行为,更是群体行为。群体行为是合作的产物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必定是善于合作、团结协作的典范。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、集体思想、团队精神、协作观念,现在合作学习、共同进步;将来团结共事、共同成功、共享荣耀。
培育规则理念。规则理念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支柱。国有国法行有行规,职业道德既是行为规范,也是工作程序。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是秉承规则至上,尊重职业规范,遵从工作程序,体现标准要求。职业院校要以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》等为抓手,着力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、纪律观念和道德迁移能力,努力做到必须做的坚决做,不该做的坚决不做,守住底线,力尽做人的本分;应当做的积极做,追求卓越,提升做人的境界。特别是在实训、实习环节,要教育学生熟悉标准、熟知程序,做到每道工序、每个流程都符合质量和标准要求,不投机取巧、不打折扣。
培育节约精神。节约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诉求。职业活动追求政治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文化效益、生态效益的最大化。技术进步、优化管理,实际上都体现节约的价值取向。物尽其用是工匠的基本追求。节约既是治国的主张,也是做人做事的要求。职业院校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,树立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的荣辱观,现在花父母的钱精打细算,工作中以最小的投入生产最多更好的产品,毕生追求以俭兴业、以俭持家、以俭养德。
培育清廉形象。清廉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底线。所有的行业、职业和岗位都把清正廉洁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。学生的廉洁认知将决定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廉洁价值取向。因此,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,现在清廉学习,将来清廉工作,始终清廉生活。
(作者为甘肃省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)
|